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奔波8年不换号 只为等待“配型成功”

奔波8年不换号 只为等待“配型成功”

2025-05-29 04:42:48 [娱乐] 来源:put away

  王振宇捐献成功

  2015年,配型成功淮南24岁的奔波年轻爸爸王振宇,默默埋下一颗宝贵的换号“生命种子”,希望有朝一日能重启一个孩子新的等待生命。2022年,配型成功河南一个小宝贝降临人间,奔波不久后不幸患上白血病。换号2023年,等待等待了近10年的配型成功王振宇终于接到消息,与河南一位患儿配型成功,奔波并于今年1月10日在合肥完成捐献。换号

  留下“生命火种”,等待初心不改近10年

  2015年的配型成功一天,王振宇正逗着怀里几个月大的奔波孩子,突然被电视里的换号声音和画面吸引。电视里播放着一个孩子不幸患了急性白血病,急需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是却找不到合适配型的画面。望着孩子痛苦的面容、渴盼的眼神和家长无助的哭诉,初为人父的王振宇被深深触动了。

  “留取造血干细胞捐献样本,为不能再来的生命留下一份希望。”王振宇被短片最后的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语打动了。“为啥不愿意留样,不愿意捐献?我去留,我愿意捐!”就这样,他主动联系了红十字会,第二天便留取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样本。

  近10年来,为了生活,王振宇四处打拼。北京、上海、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为了通信方便,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办一张当地的电话卡,但他在留取造血干细胞捐献样本时填写的那个电话号码,却始终保留着。他怕一旦与患者配型成功,电话变了,联系不上他,所以哪怕那个电话平时不用、白交月租,也要留着。

  这么多年来,每每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电话联系回访,询问捐献意愿,王振宇都毫不迟疑地回答,“没有变化,捐!”2023年10月,他终于接到消息,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捐献样本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时,王振宇毫不犹豫,“越快越好,救命不能拖延!”

  当天中午,王振宇便利用午休时间,跟着淮南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到一处献血车上进行了高分辨率匹配采样。此后,一切相关工作顺利进行,王振宇都是第一时间配合完成。

  与小患者配型成功,终于完成捐献

  其实,王振宇还是一位“三献”志愿者。除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外,他从成年后就开始献血,无论在外到了何处,只要有机会,都会在当地献血。2021年初,他还在网上登记了器官捐献,平时也随身带着器官捐献登记证。

  得知自己要捐献的患者是个患急性白血病、才两周岁多的孩子时,王振宇很感触。毕竟,当初正是因为在电视里看到一个这样的孩子才促使他留下这颗生命的种子,他也一直希望能挽救一个孩子。“和孩子有缘是我的幸运,等于自己多了个女儿,希望孩子尽快好起来。”

  注射第三针动员剂后,王振宇产生了较重的不适反应,腰酸腰疼难以入睡。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叮嘱他找医生问问能不能减少注射剂量,可他总是说,只要捐献需要,就忍着,不能减少,不能影响捐献。

  为了给孩子鼓励加油,平时从未写过信的王振宇也强忍着身体不适,“绞尽脑汁”模仿孩子的方式给小患者写信,一遍遍先在手机上打好、修改,还发给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审阅,最后再认真抄写。他在信中不仅鼓励孩子不要害怕,不要哭,大家一起加油很快就会好,还给孩子起了一个十分温馨的昵称。开头和落款,都是“牵挂你的新‘爸爸’”。

  王振宇说,虽然孩子现在还看不懂,但希望能对她将来的成长有帮助,她一定会健健康康地成长的。1月10日,王振宇如愿在安徽省立医院完成了捐献。144毫升“生命种子”,将被送到患儿身边。(记者 任海怡 通讯员 陈玉琴)

  

(责任编辑:{typename type="name"/})

推荐文章
  • 安徽省和美乡村中心村数量达12941个

    安徽省和美乡村中心村数量达12941个 近日,笔者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目前,安徽省已建和在建的和美乡村中心村共12941个,其中省级中心村9083个,行政村覆盖率约86%。各地建设美丽宜居自然村19725个,和美乡村遍布江淮大地。近 ...[详细]
  • 三界镇“四点半阅读”送到自然村

    三界镇“四点半阅读”送到自然村 6月5日下午放学,十几名少年儿童齐聚三界镇梅郢村大路组人居环境点,开展“四点半阅读”文化惠民流动服务。三界镇文化站精心谋划这次到自然村庄的活动,他们先选取一个小读者领读和自己阅读相结合;阅读结束后,又 ...[详细]
  • “荆邑之光——宜兴历代紫砂精品展”亮相黄山

    “荆邑之光——宜兴历代紫砂精品展”亮相黄山 5月18日,由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宜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宜兴市博物馆共同承办的“荆邑之光——宜兴历代紫砂精品展”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线下的展览地点位于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 ...[详细]
  • 你来游美景 石台送“硒”品

    你来游美景 石台送“硒”品 本报讯(通讯员石萱)5月下旬,石台县在省城合肥举办新闻发布会,向广大游客发出“你来游美景石台送‘硒’品”的盛情邀请,再次提升石台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石台位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拥有以牯牛降为 ...[详细]
  • 淮南市:弘扬婚俗新风 点亮幸福生活

    淮南市:弘扬婚俗新风 点亮幸福生活 一句承诺,一生相伴,诠释的是婚俗新风。新春伊始,不少新人选择良辰吉日进行婚姻登记,共同签下“婚事简办新办”倡议书,许下了钟爱一生、永结同心的美好誓言。“婚事新办,为爱减负。我们将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恋 ...[详细]
  • 黄山黎阳老街上街拆迁基本完成 古建筑构件一律集中保护

    黄山黎阳老街上街拆迁基本完成     古建筑构件一律集中保护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5月25日上午,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黎阳老街的上街,挖掘机在继续作业,除还留了几幢老宅,老街痕迹基本消失。黎阳街上街的拆迁已基本完成。5月26日,屯溪区官方向记者反馈称,黎阳上街拆迁之 ...[详细]
  • 墨韵书香浸童心 书法大赛见风采

    墨韵书香浸童心 书法大赛见风采 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提高学生的书法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6月10日,解放路第三小学举行学生现场书法比赛。本届大赛以“墨韵书香浸童心”为主题,分低、中、高三个学段,比赛项 ...[详细]
  • 马鞍山市第十届“共同关爱·阳光成长”儿童剧演出举行

    马鞍山市第十届“共同关爱·阳光成长”儿童剧演出举行 市第十届“共同关爱·阳光成长”儿童剧演出举行本报讯(记者谈恒成通讯员吴玲玲詹晨韵)5月29日下午,马鞍山市第十届“共同关爱·阳光成长”儿童剧演出在雨山实验学校举行。除了安排100名小学生现场观看外,本 ...[详细]
  • 王荷仙:一个女人撑起一个家

    王荷仙:一个女人撑起一个家 在博望区博望镇新城村石家自然村,提起王荷仙,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夸她“了不起”,接着还会补上一句“不容易”。2012年,王荷仙的丈夫突发重病失去劳动能力。11年来,王荷仙照顾丈夫,抚养一双儿女,用柔弱 ...[详细]
  • 我省重点文艺项目电影《大事》月底杀青

    我省重点文艺项目电影《大事》月底杀青 本报讯记者徐奥萍)5月19日,我省2020年重点文艺项目电影《大事》在合肥举行媒体见面会。该片是中宣部2017-2018电影剧本扶持计划安徽唯一入选作品,也是我省2020年重点文艺项目中唯一的电影项目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