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好人郝素云和她的暖宝驿站

好人郝素云和她的暖宝驿站

2025-05-29 04:23:01 [娱乐] 来源:put away

  郝素云(右一)与韦宗芝。好人郝素

  “暖宝”幸福驿站的云和志愿服务队给居民艾灸。

  “暖宝”幸福驿站的宝驿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

  “现在家里有缝纫机的好人郝素不多了,哪个邻居碰到裤子长了、云和床单破了、宝驿线头脱了什么的好人郝素,尽管来找我们。云和”81岁的宝驿郝素云笑盈盈地说。

  6月13日,好人郝素记者在瑶海区七里站街道恒通社区“暖宝”幸福驿站看到,云和郝素云正和一群志愿者用缝纫机缝制围裙、宝驿帆布手提包等。好人郝素在恒通社区,云和处处可见活跃的宝驿“暖宝”幸福驿站志愿服务队身影。

  志愿服务一直在路上

  说起“暖宝”幸福驿站,郝素云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成立之初,我们有6名志愿者,现在发展到核心志愿者24人,兼职志愿者170多名。”郝素云笑着说。

  2019年11月,在恒通社区的牵线搭桥下,郝素云创办了“暖宝”幸福驿站,成立志愿服务队伍,为小区居民提供缝纫、理发、健康理疗等便民公益服务,通过公益行动让辖区居民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谈起走上公益之路,还要从郝素云的经历说起。郝素云是山东人,1966年跟随丈夫来到一家三线建设时期军工企业——安徽省通用机械厂工作,这一待就是28年。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安徽省通用机械厂从大别山区整体搬迁到合肥。恒通小区成为该企业的职工家属宿舍。

  恒通小区是典型的老小区。过去,设施老化、卫生状况差、停车纠纷多等“通病”一直困扰着这里的居民。2016年经过老旧小区改造,环境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

  除了颜值焕新,同步提升的还有“内涵”。2017年,在街道和社区的鼓励和支持下,身体条件好、工作热情高的老党员、老职工在参与社区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成立了自治管理委员会。

  “成立自治管理委员会,一个重要原因是职工家属宿舍,大家相对熟悉。”郝素云介绍说,恒通小区1000多户居民中,党员有300多名。其中不少老党员党龄近半个世纪,曾担任过安徽省通用机械厂中层以上干部。小区居民推选出来的13名老党员组成了自治管理委员会,他们心肠热、人头熟,能带领大家把小区管好。他们穿上印有“‘永久牌’志愿服务”字样的红马甲,参与社区治理。

  成立自治管理委员会后,恒通小区变了。在大家的共同商议下,成立卫生、巡防队伍,大家共同参与,小区干净了,也安全了……

  郝素云就是自治委员会中的一员。“大家拧成一股绳,有劲一处使,给小区办了不少事。”

  几年后,恒通小区引入了物业公司。“自治委员会负责监督,并协调居民向物业公司提出需求和改进的意见。”

  “窗帘之约”串起浓浓邻里情

  一个环保购物袋,见证着一个社区的温度。

  2019年,在街道社区帮扶下,恒通小区建立的“暖宝”幸福驿站,成为志愿服务主要活动场所。因为志愿者中老党员较多,所以志愿服务队正式取名为“暖宝·老党员”志愿服务队。刚开始,郝素云想着为居民无偿提供缝补服务。这一想法,得到了社区的支持。“夕阳红·缝纫铺”志愿服务项目应运而生。于是,郝素云拿出了自家的缝纫机,组织有缝纫技艺的老党员、退休职工,义务为辖区居民缝补衣服、绞裤边换拉链,利用边角料制作环保购物袋和保暖坐垫。

  “才开始搞的时候,就有不少居民来尝试。有的年轻人送来牛仔裤,想改裤脚,也有老年人送来旧衣服,需要修补。”郝素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形。

  时间一长,这项公益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于是,“暖宝”幸福驿站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免费测量血压血糖”“周末来帮忙”“爱心枕套送到家”“我给爷爷奶奶来理发”……

  郝素云一边说,一边拿起一个环保购物袋。“你看这个环保购物袋、围裙,就是我们‘暖宝’幸福驿站志愿服务队成员利用服装、窗帘等边角料制作而成的,这些都全部免费送给居民使用。”

  恒通小区老年人口众多,郝素云和“暖宝”幸福驿站的志愿服务队成员跟小区内的10位老人立下“窗帘之约”:7:30开窗帘,18:00关窗帘。

  “我们布料制作了窗帘,上面有‘窗帘之约’标识。志愿者每天穿梭在小区里,老人家的窗帘若被拉开,志愿者便放心了,若未拉开,他们就立即前往查看,时刻关注老人生活动态。”郝素云说。

  “暖宝”幸福驿站的暖心服务

  郝素云经常带领“暖宝”幸福驿站的志愿服务队在小区内开展清洁家园、爱心帮扶等,看到别人有困难时,她总是想着去帮一把。“就是你拉我一把、我帮你一下,大家搭把手,奔向好日子。”

  生活在这里的人,总是能感受到“暖宝”幸福驿站志愿服务队的志愿关照。

  小区居民杨永革感触颇深。2020年,郝素云与韦宗芝上门摸排,看到杨永革家满屋的污秽。见状,郝素云与韦宗芝立即帮助他清洁整理,还不时用言语安慰他。原来,年近60岁的杨永革与妻子离异后,独居在10来平方米的宿舍里。3年前,杨永革突发脑中风,导致左半身瘫痪,积蓄逐渐花光,生活陷入困顿。

  此后,郝素云将杨永革的情况反映到社区,并帮助杨永革申请了低保金,“暖宝”幸福驿站的志愿者服务队主动帮助他定期打扫卫生、疏通马桶、洗衣服、晒被子等。此外,“暖宝”幸福驿站的志愿者服务队还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结对帮扶等形式,主动上门帮助困难群体。

  “现在大家都知道‘暖宝’幸福驿站志愿服务队,一有事情就来找我们。”郝素云笑着说,“居民有个小矛盾,都找到我们调解。大家都是邻居,距离上近一些,我们的建议,大家更容易听得进去。”

  社区依托“暖宝”幸福驿站通过邻里节、百家宴、社区春晚、“百人”合唱团等文化活动,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和兴趣。走出家门,家长里短,你说一句,我帮一把,不仅增进邻里感情,让邻里间有事更好办、有结更好解,让邻里情更浓。

  如今,“暖宝”幸福驿站分设“红色帮扶小分队”“红色缝纫小分队”“红色治安宣传小分队”和“红色监督小分队”。在这里,既有老干部、老党员,也有一技之长或服务意愿的老年住户,他们加入到志愿服务队,实现治理“邻”距离,引领小区居民共建共治美好家园。

  据了解,“暖宝”幸福驿站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500余次,累计服务时长6万余小时,服务群众超过5万人次,募集善款4万余元,制作便民置物袋1万余个。该团队被评为安徽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郝素云荣获“合肥好人”“安徽省五好家庭”等荣誉。

  提起这些,郝素云说:“这是集体的荣誉,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是有着51年党龄的老党员。我要趁自己还能干,继续发光发热!”郝素云笑着说。(记者 何芳芳 通讯员 龚雪)

  

(责任编辑:{typename type="name"/})

推荐文章
  • 凤阳县临淮关镇长春社区:“积”出文明新风尚

    凤阳县临淮关镇长春社区:“积”出文明新风尚 凤阳县临淮关镇长春社区积极探索“积分制”,以宣传引导、主动参与文明实践、遵守移风易俗长效机制等方式方法,引导居民群众参与积分兑换礼品的方式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培育文明乡风。该社区致力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详细]
  • 博物馆里研学 感受文化魅力

    博物馆里研学 感受文化魅力 2024年11月1日,芜湖市繁昌区繁阳镇城北幼儿园组织小朋友和家长走进繁昌博物馆,开展亲子研学体验活动。通过研学让小朋友们追寻历史悠久的家乡文化,感受先人的勤劳与智慧,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传统文化和出 ...[详细]
  • “千年文脉 诗韵长江”诗词大会在芜湖举行

    “千年文脉 诗韵长江”诗词大会在芜湖举行 10月26日,“千年文脉 诗韵长江”诗词大会决赛在鸠江区图书馆举行。此次诗词大会由芜湖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芜湖市图书馆联盟、芜湖市图书馆、各县市区图书馆、驻芜高校图书馆承办。作为第二届安徽·芜湖)长江 ...[详细]
  • “AR看非遗” 走进安徽省科技馆

    “AR看非遗” 走进安徽省科技馆 “AR看非遗”主题课程活动现场。当传统的非遗遇上科技的力量,会产生怎样的火花?10月7日,由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合肥市文化馆、安徽省科技馆承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新媒体研究院协办的“A ...[详细]
  • 朱树生:每一次挽袖都为点亮生命火种

    朱树生:每一次挽袖都为点亮生命火种 以己微光,温暖着一座城市。怀宁县高河镇天骄苑小区59岁居民朱树生,就是这样一个人。自1999年第一次与无偿献血结缘以来,他坚持了25年,截至今年6月,朱树生已经献出22600毫升的血液,献血总次数达到 ...[详细]
  • 合肥将主办2026年“节水中国行”主题活动

    合肥将主办2026年“节水中国行”主题活动 日前,水利部正式批复合肥市作为2026年“节水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主办城市。今年1月,水利部办公厅印发《“节水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方案》,决定每年在“中国水周”期间举办“节水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深入 ...[详细]
  • 解锁非遗文化 探秘科普奥妙

    解锁非遗文化 探秘科普奥妙 暑期的悦书房到底有多吸引人?悦书房里几乎每天都坐满了孩子。这里不仅有书香阵阵,还成为纳凉“充电”的好去处,孩子们在这里创新解锁传统非遗手工体验、夏日节气文化课堂、航空知识等多种小课堂。小朋友们“泡”在 ...[详细]
  • “显眼包”!机器人也会唱念做打

    “显眼包”!机器人也会唱念做打 戏曲进校园智能互动表演系统。当前沿科技与传统戏曲结合,会产生怎样的创新火花?近日,合肥一六八中学的高二学生们发明的《戏曲进校园智能互动表演系统》,获得第十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 ...[详细]
  • “大鼓”奏响乡风文明曲

    “大鼓”奏响乡风文明曲 人物名片刘学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徽大鼓”传承人,获“中国好人”、省首批“乡村文化带头人”、省“月评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滁州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人物寄语我愿做一名乡村文艺的“守望者 ...[详细]
  • 濉溪县打造“和善”文化 促乡村和美和谐

    濉溪县打造“和善”文化 促乡村和美和谐 近年来,濉溪县百善镇围绕历史悠久的善文化,积极拓展“和善”内涵分支,依托大运河等文旅资源,通过打造和善之景、创新和善之道、宣讲和善之理,推动矛盾消解于未然,风险化解于无形,形成乡村和谐和美新局面。建“ ...[详细]
热点阅读